1、半年回款的基本沒有
2020年耗材回款周期在半年內的基本沒有,之前最慢能有兩年,聽說有經濟狀況不太好的醫院拖了三年,一些大供應商甚至時不時和醫院打官司。?在醫療器械行業從業13年的劉龍對賽柏藍器械表示。
中臬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楊安明也對賽柏藍器械指出,醫院不給藥械企業回款很常見,每年都會接到幾起官司,企業都是迫不得已才訴訟。
近期,賽柏藍器械調查多位業內人士發現,醫院回款呈現兩個特點:設備快耗材慢、南方快北方慢。
對于設備快耗材慢,劉龍、吳源、楊少峰分別負責云南、廣西、湖南等地業務,產品覆蓋設備和耗材。據他們表述,醫療設備招采合一,競爭沒有那么激烈,廠家直接和醫院談,跟著合同走,最高貨到付款90%,再差也有50%,一般1-3個月內回款,最長5個月。
但是和設備的一錘子買賣不同,耗材規格繁雜、基數大,醫院需求和使用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斷,回款速度比設備慢很多。
趙西負責整個北中國區域,代理產品覆蓋設備和耗材,其中不乏知名跨國械企產品,據介紹,設備回款是三三三,即貨到付款30%、中間30%、尾款30%,一年內基本完全回款。
相比之下,2020年耗材回款平均8個月,此前有過36個月。?耗材都是連貨帶票送過去,6個月后醫院才叫企業來對賬,這是整個行業默認和接受的現狀。趙西說。
對于南北方差距,楊少峰負責的業務基本覆蓋全國,他表示,長三角回款好一些,3個月左右,北京和廣東6個月左右,湖北、河南等地9個月至1年,東北基本一年以上。
趙西也表示:南方經濟水平較高,醫療資源集中,回款較快,北方除了陜西回款較快,其他地區都不太行。
賽柏藍器械經過調查研究發現,醫院回款慢的原因較為復雜,背后主要涉及醫院和行業兩大方面問題,其中:
醫院背后是基建問題、醫保資金問題、財政資金問題以及醫院經營和體系等問題;
行業背后是產業鏈地位問題、產品同質化問題、耗材特點等問題。
2、聽到醫院蓋樓就頭疼
做我們這行就怕醫院搞基建,一蓋新樓大家都頭疼,回款周期要延長,醫生獎金和績效也得受影響。劉龍說道。
醫院大規模擴張,似乎是醫院回款慢的直接原因之一。
2016年9月16日,投資48.5億元的鄭大一附院新院區投入使用,擬增床位3000張,總床位將達到1萬張,由全國最大變為?更大?,總床位數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兩倍多。
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公報數據,從2017年到2019年,全國診療人次分別增長3.2%、1.6%、4.9%,但全國床位增速明顯更快,分別增長4.8%、5.8%、7.1%。
其中2018年床位增長率是診療人次的3.6倍,且三年床位增長數都超過40萬張,2017年更是達到53萬張。
醫院大規模擴張或將導致醫院負債規模增加。
以貴州為例,2020年6月,貴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經過調研發現,2014 年以來,貴州公立醫院衛生技術人員數、床位數、房屋面積等大幅增加,醫院需要巨額資金投入, 在自有資金和財政補助不足的情況下, 勢必需要通過增加負債來籌集。
上述調研還發現,貴州醫院負債增長與實有床位數增長速度基本一致, 說明負債與醫院規模擴張有密切關系。
常年與醫院接觸的趙西表示,由于自有資金和財政資金不足,醫院基建的資金缺口都要自己承擔。醫院通過延長耗材供應商的賬期,慢慢填補資金缺口,這都是多少年的行規了。
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也對賽柏藍器械分析稱:?前些年醫院大興基建,負債規模擴大,醫院把資金壓力轉移到藥品、耗材供應商身上,回款周期延長是最直接的表現。
2020年9月27日,岳陽市審計局發布《公立醫院負債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》顯示,部分地方財政收支審計延伸調查發現,部分公立醫院資金緊張、基建還款壓力過大,導致拖欠藥械采購款,產生?三角債?問題,影響供應方正常生產經營活動。
3、醫院缺錢
多位業內人士對賽柏藍器械分析,站在醫院角度,回款慢最核心的問題是醫院缺錢,擴張只是醫院缺錢的原因之一。
2020年12月25日,國家衛健委表示,目前公立醫院收不抵支現象普遍。
2020年7月1日,國家衛健委發布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監測分析情況,22.65%的三級公立醫院收支結余為負,約三分之一公立醫院資產負債率大于50%。
監測結果還顯示,公立醫院呈現南方優于北方的特點,具體表現為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四川等地整體指標較好,黑龍江、遼寧、內蒙古等地靠后。
在此現象背后,除了醫院大規模擴張,還有財政資金、醫保資金以及醫院經營等問題。
財政補償有待強化
根據岳陽市審計局上述分析,部分地區承諾對醫療建筑設施基建借款還本付息的債務,只償還利息,對于還本則一直不予兌現。
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相關研究人員也分析稱,醫院的財政補償無法到位,背后有多方面問題:
第一,財政補助力度沒有標準,也似乎不可能有統一標準;
第二,不少地區財政能力捉襟見肘,但公立醫院收支流水額度不菲,形成矛盾;
第三,難以確定公立醫院自身運營能力和財政介入力度的結合點;
第四,涉及診療和經濟、公益和盈利的問題。
醫保按時足額支付很重要
據了解,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包括政府財政補償、醫療保險支付和個人付費。多位業內人士對賽柏藍器械稱,每次催促回款,醫院理由多是?醫保的錢還沒到。
2019年9月11日,國家醫保局發布消息指出,一些地方確實存在拖欠醫院醫保費用的現象,當時已約談相關地區進行實地督查并整改。
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總會計師尼燕對賽柏藍器械表示,財政資金一般占醫院總收入5%左右或者更少,在醫院給供應商的回款中,70%-80%來自醫保,但是很多地區醫保支付不足額,原因涉及地區醫保虧損以及流程問題等。
在這些問題背后,或許是醫?;鸪掷m增大的壓力。3月9日,根據國務院消息,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表示,受多個因素影響,提高醫保收入的空間日漸縮小,但同時,不斷增加的慢性病患病人數、不斷加深的老齡化程度、不斷進步的醫藥技術等都在刺激醫療消費增長。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,2030年中國老齡化率將超過20%。財通證券計算機首席分析師趙成曾建立模型預測,到2030年,個人和醫?;鹬Ц墩?0萬億元左右,較現有規模增長200%。未來8年有可能出現當年醫?;鹩酁樨摰那闆r。
醫院成本壓力
除了收入,醫院在支出方面壓力也較大。
史立臣對賽柏藍器械分析,醫院的收入包括檢查費用、住院費用、醫師服務費用、手術費用,之前主要將耗材和藥品費用作為流通資金,零差價后醫院資金壓力明顯增大。
鄭言擁有多年醫院服務從業經驗,她也對賽柏藍器械指出,醫院屬于非營利機構,零加成后,藥品和耗材有收入,無利潤,成為醫院成本。
例如一個藥劑科有30-50人的人力成本;耗材規格繁雜、數量多,有較高倉儲成本;同時還有高精尖項目成本,引進一臺設備可能上千萬,但是項目很難立馬變現。
尼燕進一步指出,耗材和藥品零加成的確對醫院資金鏈有影響,進而影響耗材回款,目前各地正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,提高醫院收入,但是很難一下調整到位,老百姓愿意花50塊吃盒藥,但是花50塊掛號,他們很難理解。
李志軒對賽柏藍器械進一步指出,近期,各省平臺正加快藥品耗材編碼貫標,下一步將貫標至醫院,后期也會對診斷試劑進行編碼——無論醫院設備購進與耗材有何種綁定,只有支付明確到收費項目里的采購元素,回款的監督才能有前提。